1 引言
城市工業迅猛發展,人口數量不斷膨脹,環境問題逐步惡化,污染、噪音、擁擠等都充斥著我們的周圍。與此同時,呼吁關注生態的聲音也越來越高。因此,在城市化迅猛發展的過程中,景觀設計問題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景觀生態學理念作為整合城市資源、解決環境和發展問題的重要社會研究課題,在改善生態環境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顯得尤其特別。景觀生態學理念的最初出現到它在城市綠化規劃代表著城市綠化建設的進步:從最初的造園觀賞過渡到重視環境保護,再過渡到重視生態建設為主,景觀生態學理念已深入人心。景觀生態學理念的核心在于促進系統之間的協調發展,尤其是對重視人類與自然之間和諧共處的思想理念的體現。因此,將景觀生態學理論中的和諧發展理念融入城市綠地設計中,使其在理論和實踐進一步融合,才能滿足社會需要,創造出更高質量的生活環境。本文欲以天津塘沽“綠島園”工程為例,以此來客觀考量景觀生態學理念在城市綠地設計中的應用。
2 景觀生態學的概念及原理
2.1 景觀生態學的概念
景觀生態學(Landscape Ecology)一詞首次出現在1937年德國地理學卡爾特羅(Care Trol1)撰寫的《航空像片判圖和生態學的土地研究》一文中。這個概念是在他利用航空照片進行東非土地利用空間的研究之旅中總結而來的。他在提出這一概念時,主要是因為看到了地理景觀學和生態學中各自的不足以及相互之間的互補關系。因此,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綜合研究考慮,才能解決大尺度地理區域中生物群落之間、生物群落與環境之間各種錯綜復雜的相互關系問題。他的這一觀點得到了許多人的贊同并迅速在中歐傳播開來?,F今,其所謂的景觀生態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綜合性學科,并具備了自身的要素和特征。
2.2 景觀生態學的相關原理
景觀生態學理念中包羅的內容豐富多彩,氣象萬千。相對應于景觀的三大要素組合,本文就城市綠地設計所關涉到的景觀生態學原理進行相應原則性的闡述與介紹。
一方面,景觀生態學理論認為:從區域范圍角度看,城市就是一個典型的人工干擾斑塊;在較小尺度上,城市作為一個景觀單元,是由基質、廊道、斑塊等結構要素而構成。在其中,各要素之間通過一定的流動產生聯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間上構成特定的分布組合形式,共同完成生態系統所承擔的生產、生活及還原自凈等功能。
另一方面,根據景觀生態學斑塊理論,對城市內各類林塊綠地之合理調整,比如對綠地的尺度、數量、形狀、位置進行因地制宜的整合等,塊狀綠地的作用能夠最大限度地釋放。在斑塊理論中,能量、物質和生物的正常循環和流動,構建一個完善的生態循環系統,至關重要。通過合理大小的斑塊,使得物種呈現多樣性,從而實現保護生態的重要目標。
此外,根據景觀生態學廊道理論,廊道是景觀唯一的線性要素,是不同于兩側相鄰土地的屬于帶狀分布類型的一種特殊要素。而廊道理論中,綠廊建設和各類塊狀綠地的連接度的不斷加強,利用運輸和各種防護林帶建設,不僅可以發揮走廊應有的分隔作用,更能夠體現廊道理論中的核心保護作用。
最后,根據景觀生態學基質理論,基質作為占面積最大、連接度最強、對景觀控制作用也最強的景觀要素,它控制影響著生境斑塊之間的物質、能量交換,強化和緩沖生境斑塊的“島嶼化”效應;同時控制整個景觀的連接度,從而影響斑塊之間物種的遷移。
因此,從上述的具有空間意義的景觀生態學之“斑塊——廊道——基質”理論,使得本文討論對象即城市綠地規劃有了一個新的空間發展模式,從而使得城市綠地規劃在生態流和景觀的空間格局之間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3 景觀生態學理念在天津塘沽“綠島園”工程中的應用
3.1 項目概述
京津塘高速公路起端北京市四環路東南角十八里店,至天津塘沽區小新灘附近,全長142.69公里,本項目建成后對實現塘沽區濱海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能極大地滿足國內外廣大游客的高層次、質量型、休閑型的消費需求,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大大提高人民的居住生活環境和質量,使塘沽乃至天津市的城市發展實力得到有效提升。
3.2 “綠島園”中景觀生態學理念的應用
在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綠島園”的宏大規模為建造不同類型的景觀區創造了條件。其中顯現了三種特色生態,如生態濕地景觀,它是基地原有景觀的保留與移植。又如緩坡草坪景觀以及高地樹林景觀等。這些生態環境都充分應用了景觀生態學理念,有利于恢復本土動植物群落,維持生物多樣性,使城市的居民能夠更加親近大自然。因此“綠島園”作為本文城市綠地設計規劃的案例對象,對其具體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綠島園”的整體景觀設計是以景觀生態學理念中的“斑塊—廊道—基質”的景觀模式概念為基礎的。在進行“綠島園”綠地規劃之時,按照“源”、“流”、“展”三島相合的設計思路,營造了具有空間層次的景觀生態格局。
第二,從景觀生態學理念中的斑塊理論出發,可以看出“綠島園”的水體開挖及修整正是斑塊理念融入城市綠地設計的體現。這一項目的開展一方面是為了結合基地地形將大片沼澤地開挖整改為公園景觀水體,拉近了人和水的距離,另一方面是為了保持原有生態濕地的自然景觀,將人文景觀融合在內,通過保證生態濕地景觀從而達到維持水景觀的效果,即相應地進行了瀑布茶室、瀑布水景廣場、戲水平臺、給排水等項目配套設施。因此,必須強調的一點是,這一水體開挖及修整更大意義上是起到了完善“綠島園”環境資源斑塊的作用。
第三,對于“綠島園”采用硬質鋪裝廣場以及車場鋪草坪磚,首先是基于“綠島園”綠色廊道的考慮,即反映了景觀生態學理念中廊道理論的相關內容。這一廣場硬質鋪裝以及車場鋪草坪磚的選擇,一方面是為了保持廣場以及車場通道兩旁的綠地廊道不至于顯得過于突兀,營造不同的道路空間感覺,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景觀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是基于該基地處于生態濕地景觀境內的考慮。通過硬質鋪裝廣場或車場鋪草坪磚,能夠使得景觀保持完整性之余,還能起到保證通行安全等作用。同時在“綠島園”內部增添“望月”大草坪、卵石灘、木橋及木平臺、石橋、假山石景等設計,是為了將各個斑塊或者不同廊道鏈接起來,發揮廊道中的整體作用。其次是為了能夠使廣場的硬質鋪裝和草坪的軟質鋪裝更為美觀,通過利用不同的鋪裝材料的大小、形狀、色彩和質地等營造不同的空間效果,通過帶狀與點狀的鋪裝,與局部的景觀融為一體,同時形成個性,具有強烈的可識別性,從而創造人們喜聞樂見的場景效果。此外,在河北路入口處采用歐式的線角,利用雪花青拋光表層,在入口處一側采用厚鋼化玻璃,其采用的毛面和淡綠色相間,從而與入口頂處顏色相呼應;另一側則采用石榴紅花崗巖,與入口外圍的厚五蓮紅毛面鋪裝風格相一致。由此,河北路入口處與“綠島園”內部的廣場硬質鋪裝和草坪鋪裝勾勒出極具空間感的層次,形成了獨特的跳躍式景觀風格。
最后,“綠島園”中的藝術雕塑、標志燈塔、景觀墻體及亭榭、照明及景觀燈等項目則都是人為景觀范疇。雕塑壁畫在設計中充分發揮藝術創造力,大量采用壁畫、浮雕、陶雕形式豐富“綠島園”的歷史沉淀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這一人為景觀為了增加自然景觀的可觀賞性,夜景燈光藝術采用大量白色碘化燈、投射燈,這一藝術設計在夜幕下的環境設計中占主體作用,使樹林、地面及城市環境設施色彩逼真,充滿豐富熱鬧的氣氛。與此同時,埋于樹腳的投射燈,從下到上勾勒出樹木、雕塑及水體的不同形式與色彩,配置于“綠島園”標志性性的泛光燈。在這些各式各樣的精心設計中,“綠島園”的人文氣息得到了極大地豐富。
4 結語
城市化進程是不可逆轉的全球發展趨勢。而該進程中所產生的城市景觀質量問題,是城市生態學的一個重要問題。解決好該問題,自然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改善人們的自然生活、生存質量有著重要意義。景觀生態學理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景觀生態學理念應用于城市綠地設計中,也是該趨勢的時代發展之必然走向。因此,我國奉行這樣一種城市建設思路正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正確去向。通過城市空間環境的合理組織,使得景觀生態學能夠融合于其他相關學科,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成功營造一個符合生態良性循環、內部布局合理、景觀和諧的城市生態系統,朝著健康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不斷向前,也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所在。景觀生態學理念應當成為城市綠地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始終。
通過全文對景觀生態學理念尤其是有關景觀格局和功能的“斑塊—廊道—基質”之景觀模式理論在城市綠地設計中應用分析,結合天津塘沽區“綠島園”的工程項目實例,以小見大,窺視我國城市化進程中景觀生態學理念在城市綠地設計中的應用情況,并從中分析利弊,發揚優點,改正缺陷,提出上述建議和意見,以期對我國城市化進程中達到城市的合理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